海馬提取物
拼音名】Hái Mǎ
【別名】水馬(《抱樸子》),蝦姑(《海南介語》),龍落子、馬頭魚(《動物學(xué)大辭典》)。
【來源】為海龍科動物克氏海馬、刺海馬、大海馬、斑海馬或日本海馬除去內(nèi)臟的全體。全年均可捕獲,但以8~9月產(chǎn)量最大。搞得后,將內(nèi)臟除去,曬干;或除去外部灰、黑色皮膜和內(nèi)臟后,將尾盤卷,曬干,選擇大小相似者,用紅線纏扎成對。商品分為海馬、刺海馬兩類。另有一種為幼體的干燥品,稱為海蛆。
中藥價值
化學(xué)成份
含氨基酸及蛋白質(zhì)、脂肪酸、甾體和無機(jī)元素。三斑海馬含硬脂酸、膽固醇、膽固二醇等;線紋海馬和刺海馬尚含乙酰膽堿脂酶、膽堿脂酶、蛋白酶。
藥材鑒別
1.海馬:體呈長形,略彎曲或卷曲,長8~23cm,上部粗而扁方,直徑約2.3cm,下部細(xì)而方,直徑約1cm,尾端略尖而彎曲。頭似馬頭,具管狀的長嘴,有2只深陷的眼睛。表面黃白色或灰棕色,略有光澤,上部具6棱,下部有4棱,密生突起的橫紋,邊緣有齒,背部有鰭。骨質(zhì)堅(jiān)硬,難折斷。氣微腥,味微咸。
2.刺海馬:形狀與海馬相似,但較小,長約15cm,通體具硬刺,刺長2~4mm。其余同上種。
以上兩種均以個大、色白、體全、頭尾無碎者為佳。
3.海蛆:即小海馬。將幼小的海馬曬干,商品上稱為海蛆。形狀與海馬相似,但體形較小。(照片右下)
以上三種藥材的檢索表:
1.體長7厘米以上、體無硬而長的刺——海馬
2.體具硬而長的刺——刺海馬
3.體長7厘米以下 不具硬而長的刺——海蛆
海馬的化學(xué)成份
1.三斑海馬含有谷氨酸(glutamic acid),天冬氨酸(aspartic acid),甘氨酸(glycine),脯氨酸(proline),丙氨酸(alanine),亮氨酸(leucine)等17種氨基酸;鈣(Ca),磷(P),鈉(Na),鉀(K),鎂(Mg),鐵(Fe),鍶(Sr),硅(Si)等19種無機(jī)元素。另外還含有硬脂酸(stearic acid),膽甾醇(cholesterol)。此外還推測含有膽甾二醇(cholesterdiol)。
2.刺海馬含有蛋白質(zhì)(protein),脂肪(fat),多種氨基酸。皮膚黃色素為-γ-胡蘿卜素(γ-carotene),紅色素為蝦青素(astaxanthin),剌蛄素(astacene),黑色為黑色素(melanin)。另含乙酰膽堿酯酶,膽堿酯酶,蛋白酶。
3.大海馬中含精氨酸(arginine),天冬氨酸,丙氨酸,某氨酸,脯氨酸,谷氨酸等20多種氨基酸,尚含有藥用價值較高的牛磺酸(tourine)。另外還含有大量的鈣、鎂、鉀、鈉、鐵,較多的鋅、錳、銅和少量的鉻、鈷、硒等無機(jī)元素。
效用
[性味] 甘溫。
[功用]補(bǔ)腎壯陽,消癥瘕。
[主治] 腎虛陽痿、難產(chǎn)、癥瘕、疔瘡腫毒等癥。
[用量]3.5~10g。
[禁忌]陰虛有熱者不宜。
屬魚綱,海龍科。又名龍落子,是珍貴藥材,有健身、催產(chǎn)、消痛、強(qiáng)心、散結(jié)、消腫、舒筋活絡(luò)、止咳平喘的功效。有“北方人參,南方海馬”之說。海馬除了主要用于制造各種合成藥品外,還可以直接服用健體治病。服用方法主要有如下幾種:
1.將海馬烘干研成粉末,用純正的米酒浸泡一個月,每晚臨睡前飲一小杯;
2.配以當(dāng)歸、北芪、黨參、淮山、紅棗、杞子等中藥和雞肉燉湯,當(dāng)作家常滋補(bǔ)品食用;
3.每次用一個豬腎,從中間將其剖開,夾住1~2只海馬,盛在一個瓷盅中隔水清燉,晚上臨睡前食用。
關(guān)于我們 | 友情鏈接 | 網(wǎng)站地圖 | 聯(lián)系我們 | 最新產(chǎn)品
浙江民營企業(yè)網(wǎng) m.peada.cn 版權(quán)所有 2002-2010
浙ICP備11047537號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