貓須草提取物:
貓須草為唇形科腎茶屬植物,由于其雄蕊酷似貓的胡須,故有此名。其花序為輪傘形,在主莖及分枝上又多重地組成頂生總狀花序,十分美觀。常種于房前屋后的園圃之中,作觀賞及藥用。如有人患泌尿系統(tǒng)病或上呼吸道炎癥,隨手采來新鮮的貓須草,用開水一沖就服用,既當茶喝,又可治病。據有關資料記載,貓須草清涼消炎,主要用于治療急慢性腎炎、膀胱炎、尿路結石和風濕性關節(jié)炎。
性味:甘淡微苦,涼。
功用主治:清熱去濕,排石利水。治急性腎炎,膀胱炎,尿路結石,風濕性關節(jié)炎
單方驗方
1、治腎炎:貓須草、六角英各30克,水煎服。
2、治腎炎水腫:貓須草、白花蛇舌草、車前草各30克,水煎服。
3、治泌尿系結石:貓須草30克,接骨消、海金沙各15克,石韋25克,水煎服。
4、治膽囊炎:貓須草30克,郁金、青皮各10克,海金沙15克,蒲公英、紫花地丁各30克,水煎服。
用法與用量:內服:煎湯1~2兩,(鮮者3~4兩。)
形態(tài)特征:多年生草本,高1.1-1.5m。莖直立,四棱形,被倒向短柔毛。葉對生;葉柄長0.4-3cm,被短柔毛;葉片卵形、菱狀卵形或卵狀橢圓形,長2-8.5cm,寬1-5cm,先端漸尖,基部寬楔形或下延至葉柄,邊緣在基部以上具粗牙齒工疏圓齒,齒端具小突尖,兩面被短柔毛及腺點。輪傘花序具6朵花,在主莖和側枝頂端組成間斷的總狀花序,長8-12cm;苞片圓卵形,長約3.5mm,先端柔尖,下面密被短柔毛,邊緣具緣毛;花萼鐘形,長4-6mm,外面被微柔毛及腺點,花后增大,上唇大,圓形,下唇具4齒,齒三角形,先端具芒尖,正中2齒比側2齒長1倍,邊緣均具短緣毛;花冠淺紫色或白色,外面被微柔毛,上唇具腺點,花冠筒極狹,長9-19mm,直徑約1mm,上辰大,外反,3裂,中裂片較大,先端微缺,下唇直伸,長圓形,微凹;雄蕊4,極度超出花冠筒外2-4cm,前對略長,花藥??;子房4裂,花柱長長地伸出,柱頭2淺裂;花盤前方呈指狀膨大。小堅果卵形,深褐色,具皺紋?;ㄆ?-11月,果期6-12月。
習 性:喜溫暖濕潤的氣候,較耐陰,生長適溫為20-30攝氏度,對土壤要求不嚴格。
地理分布:貓須草產于我國云南南部、廣東、海南、廣西南部、臺灣及福建。西 雙版納的傣族稱貓須草為“牙路妙”,常種于房前屋后的園圃之中,作觀賞及藥用。國外產地有馬來西亞等!
藥用價值:家人如患泌尿系統(tǒng)病或上呼吸道炎癥,隨手采來新鮮的貓須草,用開水一沖就服用,既當茶喝,又可治病。據有關資料記載,貓須草清涼消炎,主要用于治療急慢性腎炎、膀胱炎、尿路結石和風濕性關節(jié)炎。